作者: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、局长 杨鹤龄
1月,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五年再次考察云南,并要求云南要“努力在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上不断 取得新进展”。云南素有“动植物王国”“世界物种基因库”等美誉,良好的生态造就了云南生物多样性。 ▲汪金芳 摄 积2210.7万亩,占国土面积的77.3%,森林覆盖率68.25%,活立木总蓄积量达1.215亿立方米;全市草原 面积926.32万亩,可利用面积609.52万亩,其中实施禁牧面积78.97万亩、草畜平衡面积518.95万亩。 化名城、开放创新之城”的定位,全力推动保山现代化大城市建设,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相协调。 推进美丽保山建设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、发展生态产业、推动生态扶贫,夯实滇西重要生态安全屏障,保山 林草部门应写好四篇文章。 ![]() 一、统筹林草发展主线,写好“体系篇”。
以建设生态文明、促进绿色发展为主题,以改善生态、改善民生为主线,加快发展现代林草
一要着力构建国土生态空间规划体系。要结合“国土三调”,围绕建设生态文明,针对保护
二要着力构建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体系。深入实施党中央、国务院确定的以生态建设为主
三要着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支撑体系。坚持林草改革,为深化集体林(草)权制度改革
四要着力构建维护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。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,加强地方林草法律法规
五要着力构建生态文化体系。大力发展森林公园、湿地公园、自然保护区和森林文化、生态 ![]() ▲ 高登泽 摄 二、统筹生态整体修复,写好“绿化篇”。
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修复,依托营造林、退耕还林还草和陡坡地生态治理、石漠化综
以废弃矿山、采石场、“裸露山体”等生态脆弱区复绿恢复提升绿化质量为抓手,大力实施
主动融入“五美”建设,引导群众因地制宜搞好国土绿化,严格城镇面山征占用林地和采伐
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,对山林实施提升改造,优化树种结构,提升林分质量,提高防病防
整合自然保护区、国家公园、草原、风景名胜地、自然遗产、地质公园职能,着力推进森林
统筹推进“外绿”和“内美”相结合,坚持“增加绿量”与“提升质量”并重,广泛开展植
三、统筹林草资源监管,写好“保护篇”。
严守林草生态红线、资源消耗上限,严格落实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,积极探索推行林
健全国家、省、县三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体系,严格限制重点区域林地转为建设用地。加强草
加强湿地保护制度体系建设,完善湿地分级管理制度,健全完善湿地监测预警机制和评价体系,
建立以就地保护为主、近地保护、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为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体系,实施
完善重大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制,强化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,健全监测
坚持生态优先、科学规划、严格保护,对各类自然保护地进行统一管理、全面保护、系统治理,
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,构建“天地空一体化”监测监管网络体系,强化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
按照“科学规划、统一管理、严格保护、永续利用”的方针,科学编制风景名胜区规划,落实
高度重视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和管理,科学合理规划保护管理范围,完善管理制度,加强机构和
![]() 四、统筹林草产业发展,写好“富民篇”。
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紧紧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“三张牌”,以提高发展质
主动加强与省林草大数据中心、林(草)地收储(交易)中心及市场主体、国有控股企业对接, 性政策性金融贷款、绿色债券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融资新模式,通过林地流转收储、拍卖交易、 碳汇收益、林地占补平衡收益、发展森林康养、生态旅游、战略储备林等方式先行先试提升林草资 源经济价值,以市场化为导向创造条件畅通金融和社会资本进入林业的渠道,通过“金融机构+保 险机构+林权抵押融资担保+林权收储+林权处置+公司与农户”方式探索符合林业和林农需求的金 融产品,做到敲开银行门,盘活万重山,切实变资源为资本、变资本为资金。
加快发展林下经济、观赏苗木等产业,着力培优育强一批国家级、省级重点龙头企业,着力打造区
着力改善脱贫地区生态面貌,继续在脱贫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、天然林保护等生态修复工程,拓
▲ 赵瑞华 摄
来源:学习强国 |